热点推荐
陈长琦教授
发布时间:
2020-07-14
作者:
中国真空网
来源:
1947年出生,工学硕士,教授,1975年毕业留校至今,长期从事真空工程与薄膜制备及性能、低温工程技术、环保装备工程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个人简介
工学硕士,教授,1975年毕业留校至今,长期从事真空工程与薄膜制备及性能、低温工程技术、环保装备工程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合肥工业大学真空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低温工程学会理事,《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真空》、《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曾主持或参加了国家、省部级项目8项(国家攻关1项),项目有: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热致变色二氧化钒薄膜实用化关键技术研究”;安徽省“十五”攻关项目“纳米材料在空气净化设备中的应用研究”(排名第二);安徽省基金重点项目“电工绝缘材料真空处理过程微量水分测试技术的研究”; 安徽省基金项目“高浓度有机废水超声降解规律研究”等。已完成项目中国家“七五”攻关,“全膜电力电容器真空浸渍处理最佳工艺参数研究”获国家重大装备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新近几年在功能薄膜、纳米材料以及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成分、结构、性能等方面以及在低温工程应用技术,功率超声应用技术方面开展了工程基础性研究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8篇。在研项目与中科院等离子所合作研究国家自然基金“中性束传输过程中再电离损失的抑制研究”(项目号10575105)——“低温冷凝泵抽气表面特性及形状对抽速的影响”(060215D2,5 万);WYCD450-1磁控溅射镀膜机研制(06-218 102-432598,20万);安徽省环保局“利用超声氧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研究”(050225D2,3万);移动除尘机组研制(07-38 102-432708,20万)。 从事主要研究方向:特种条件下的超低温应用工程技术、真空沉积制备功能薄膜方法及工艺装备集成技术、功率超声技术在工业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与处置中的应用。
社会兼职
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 安徽省低温工程学会理事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真空杂志编委
科研、获奖、学术成果
在研项目
中科院等离子所合作研究国家自然基金“中性束传输过程中再电离损失的抑制研究”(项目号10575105) ——“低温冷凝泵抽气表面特性及形状对抽速的影响”(060215D2,5万) 主持人 WYCD450-1磁控溅射镀膜机研制(06-218 102-432598,20万) 主持人 移动除尘机组研制(07-38 102-432708,20万) 主持人
完成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热致变色二氧化钒薄膜实用化关键技术研究” 主持人 安徽省“十一五”攻关项目“纳米材料在空气净化设备中的应用研究”(排名第二) 成员 安徽省基金项目“高浓度有机废水超声降解规律研究” 主持人
学术成果
β- BBO基ZrO2/SiO2倍频增透膜的结构和成分对光学性能的影响 论文 EI收录 热处理对氧化锌纳密线发射特性的影响 论文 EI收录 组装方法对钨针尖上碳纳米管场发射特性的影响 论文 SCI收录 中性注入器漂移管道用低温泵设计 论文 EI收录 Kinetic Monte Carlv Simulation of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thin Cu film 论文 EI收录
代表性著作
薄膜材料科学
代表性论文
① 二氧化钒薄膜制备及相变机理研究分析
② 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信号分析
③ 离子注入和溅射的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
④ 固体绝缘材料真空干燥传热传质研究
⑤ 固体绝缘介质真空干燥瞬态湿分迁移
论文摘要
文献名称: 超声微电解生物氧化污水处理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Article Name英文(英语)翻译:Process control system of the wastewater disposal equipment based on ultrasonic micro-electrolysis and biological oxidation; 作者:陈长琦; 朱武; 方应翠; 干蜀毅; 王先路; Author CHENG Chang-qi;ZHU Wu;FANG Ying-cui;GAN Shu-yi;WANG Xian-lu(School of Machinery and Automobile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China); 文章介绍了污水处理工艺控制问题,针对污水多元模块化组合式处理设备的特点采用了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以个人计算机为上位机,以PLC为下位机。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特性的分析,针对其处理过程无法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的特征,提出将模糊控制的方法应用到污水处理当中。
研究领域
1、真空气相沉积薄膜理论与技术装备
2、真空低温工程应用技术与装备
3、真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
4、微机电系统及其相关技术
5、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方法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