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号
订阅号
服务号
服务号

白春礼院士

白春礼院士

        1953年9月生,辽宁岫岩人,197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结构化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

人物履历

        1970.09——1974.09,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八团机运连司机、文书;
        1974.09——1978.01,北京大学化学系催化专业学习;
        1978.01——1978.10,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78.10——1981.12,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结构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
        1981.12——1985.09,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结构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
        1985.09——1987.11,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在喷气推进实验室从事真空扫描隧道显微境(STM)研究;
        1987.11——1992.07,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STM实验室主任(1991.10—1992.04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
        1992.07——1996.03,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
        1996.03——2004.12,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1995.06——2003.12兼第三、四届欧美同学会副会长,1995.07——2000.07 兼全国青联副主席,1996.05——2006.10兼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第25、26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9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001.01兼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1997.03——1997.05在中央党校进修一班学习,2001.06和2006.05分别当选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2002.03——2002.05中央党校进修一班学习);
        2004.12—2011.02,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第五届化学学部主任(2005亚太材料学会副主席,2006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7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
        2011.02—2013.01,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2011.05被授予中国科协荣誉委员,2012.03被推选为丹麦皇家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2012兼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2012.09当选新一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 
        2013.01—,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
        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九大代表  。
        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科研领域

        白春礼院士作为中国扫描隧道显微学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国际STM方面有一定影响和活跃的科学家之一,领导实验室开展了广泛、深入并且富有成效的研究活动,并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先后从事过高分子催化剂的结构与物性、有机化合物的X-射线晶体结构、分子力学和导电高聚物的EXAFS等研究。从80年代中期开始转入到纳米科技的重要领域--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主要工作集中在扫描探针显微技术,以及分子纳米结构和纳米技术研究。在白春礼博士的主持下,成功研制了计算机控制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此同时,与中国科学院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合作,研制并开发另一台STM,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两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共同获得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中国第一项关于扫描隧道显微学领域的奖励。随后,他率领的科研小组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FM)(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台激光原子力显微镜、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等多种扫描探针显微仪器。所获得的这些科研成果,由于以不同于国外的创新方式解决了一系列重要技术难题,先后获得六项国家发明专利。这些新型系列显微仪器的研制成功,为扫描隧道显微学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为中国在这一领域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利用研制的仪器,在极高分辨率的水平上,对材料表面结构与样品设备、形成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在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纳米级加工方面,对新型高密度信息存储方式和纳米科技的研究进行了重要的探索。

        在基础研究方面,白春礼博士在使用这些新技术研究有机固体和大分子的表面结构方面做出了贡献。如用STM、AFM和磁力显微镜(MFM)研究了有机导体、有机铁磁体、有机自组装膜以及核酸、细胞等生物材料。这些研究结果,在原子或分子级分辨率的水平上,解释了材料表面结构与样品制备、形成条件的关系。另外,还首次利用AFM和MFM研究了磁性有机薄膜表面的形貌和磁畴,建立了一种研究几个分子层厚的有机LB膜表面微弱磁场分布的新方法,可达到纳米级空间分辨率。在单分子结构,有机分子自组装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高水平结果。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首次观察到半导体化合物二硫化钼的表面形貌,在原子级水平上揭示了这类层状化物表面结构的新特点。

        组建了“北京本原显微仪器开发中心”,生产的STM整机很快打入国际市场。先后获国家和院部级二等奖以上科研成果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80篇,出版中英文专著7本。

社会职务

        中国微纳协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
        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执行局委员;
        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国家“十二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
        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JACS、Angew. Chem.、Adv. Materials等化学和纳米科技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的共同主编或国际顾问编委。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当选为全球研究理事会管理委员会主席
        2017年11月20日,白春礼当选白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是首位获选的中国科学家。

成就荣誉
学术获奖

        1989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1994年,获第二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1995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 “杰出青年学者奖”;
        2010年11月,获教科文组织首次颁发的“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发展贡献”奖章。

科研成果

        1、研制成功了计算机控制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2、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FM)
        3、第一台激光原子力显微镜
        4、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5、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
        6、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
        7、在原子或分子级分辨率的水平上,解释了材料表面结构与样品制备、形成条件的关系

学术称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7);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6);
        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2007)(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08);
        印度科学院荣誉院士(2009);
        德国工程院院士(2011);
        丹麦皇家文理学院外籍院士(2012);
        美国、英国、瑞典、丹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多所大学的荣誉博士;
        国务院“全国先进工作者”、中科院首届优秀青年科学家(1989);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
        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1992);
        2014年5月3日,因白春礼是纳米科学领域的先驱之一,且在相关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白春礼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2016年4月20日,白春礼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人物言论

1.当今世界科学技术
        发展呈现出多点、群发突破的态势,某些领域将会引发群发性、系统性突破,产生一批重大理论和技术创新,涌现一批新兴交叉前沿方向和领域,进而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涉及科学和技术的深刻变革,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工作者身处时代潮流,也肩负着伟大历史使命,理应将目光投向黎明,理应勇于获得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第一棵蘑菇”,敢于成为“第一只领头羊”。

        2.在宇宙演化、物质结构、意识本质等一些基本科学问题上,孕育着新的科技突破。

        3.在能源与资源领域,人类必然从根本上转变无节制耗用化石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迎来后化石能源时代和资源高效、可循环利用时代。

        4.在网络信息领域,信息技术和产业正在进入一个转折期,2020年前后可能出现重大的技术变革。

        5.在先进材料和制造领域,绿色和智能将凸显。

        6.农业领域将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上取得突破。 农业将进入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时代,不仅要继续发挥其保障食物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等传统功能,还将担负起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提供多样化需求和优良生态环境等新使命。 

        7.人口健康领域孕育重大突破和产业发展。预计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将达80亿-100亿。人类将面临传统传染病新的变异和传播,新的感染性疾病、心理障碍和精神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的挑战。必须提高人口质量,保证食品、生命和生态安全,通过疾病早期预测诊断与干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研发,攻克影响健康的重大疾病,将预防关口前移,走一条低成本普惠的健康道路。

        8.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看,我国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日趋急迫。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低中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将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同时,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凸显和尖锐,突破能源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同样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